欢迎进入潮流时尚网!
潮流时尚网
首页 > 时装 > 正文
“中国风”怎样影响了西方服饰文化
2019-07-09 11:42:53  来源:文汇报  

  中国元素正成为西方服饰文化源源不断的时尚灵感来源。不过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玺增看来,“中国风”时装更多的指的是一种感觉,似有似无之间,不是具体的中国式样。它需要建立在世界流行时尚文化体系之中,是国际化的中国风格。——编者

  中国生产的华美丝绸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极大地丰富了西方服饰文化。除了纺织材料本身,中国的花机和花本纺织技术,更是对欧洲影响甚重

  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文明是在经历了石器文明、青铜文明、铁器文明上万年不间断的发展基础上而形成的,其辉煌成就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拥有包括“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在内对世界科技发展有着重要贡献的众多发明,还拥有发达的农业和手工制造业,如青铜工艺的博大、玉器工艺的精湛、瓷器和漆器工艺的精美等,无不令人惊叹与钦佩。

  早在公元前中国和西方各国就已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丝绸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国生产的华美丝绸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极大地丰富了西方服饰文化。1985年5月,当代法国高级时装的标志性设计师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作品回顾展时在前言中说:“我们西方人受中国之赐可谓多矣!”除了纺织材料本身,中国的花机和花本纺织技术,更是对欧洲影响甚重。与中国不同,古代西方织机因为使用竖机,而不能使用较多的综片,也不能利用脚踏控制经线的提升或间丝,织不出结构较为复杂的织物。

  直到六七世纪,西方才了解中国的花机和花本的构造方法,而改用中国式的水平织机,开始织出较复杂的提花织物。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法国雅卡尔提花机和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龙头机。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正值清朝康乾盛世,中国成了欧洲人梦想中的乐土,出于好奇心理,中国纺织品、工艺品风靡欧洲——东方的富丽色彩、奢华设计、园林格调,迷倒了不少凡尔赛宫的贵族。那时,景德镇陶瓷受到欧洲众多王侯的珍爱,被视为“东方的魔玻璃”,成为上流社会显示财富的奢侈品,包括举行中国式宴会、观看中国皮影戏、养中国金鱼等也都成为高雅品位的象征。

  从1580年到1590年,中国每年运往印度的丝货为3000担,1636年达到6000担,到了18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每年的丝绸进口量多达75000余匹。利益驱动下,许多本土欧洲丝绸也开始绘制龙、凤、花鸟等中国传统图案,并注明“中国制造”,假冒中国原装进口。为了更好地进行仿造,欧洲丝织厂的丝绸画师甚至人手一本《中国图谱》。连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举行盛大舞会,也曾身穿中国服,坐一顶八人大轿出场。西方设计师们从东方的花朵、竹子、孔雀、窗子格等图案上寻找灵感,甚至因此创造出“Chinoiserie”这个词,用来形容当时流行的艺术风格——中国风。

  欧洲的中国风尚在18世纪中叶时达到顶峰,直到19世纪以后才逐渐消退。法国画家布歇绘制了《中国花园》《中国捕鱼风光》《中国皇帝上朝》和《中国集市》,画面上出现了大量写实的中国人物和青花瓷、花篮、团扇、伞等中国物品。贵族们争相收购这些画,买不到的,便把那些以这四幅画为蓝本、用毛和丝编织的挂毯抢购一空。此后,又有许多到过中国的传教士画了许多关于中国的图画。某意大利奢侈品牌2016春夏男装系列以意大利西西里首府巴勒莫的卡西那中国公馆为灵感,清代背景的中国文化代表性的孔雀、木偶、龙、骏马、宝塔、灯笼等充斥在品牌标志性的印花里,充满了西方角度的东方情愫。

  上世纪90年代末,国际一线大牌的中国风服装设计引爆人们对于东方文明古国的关注,背后的现实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极大的市场潜力

  对于西方人而言,中国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国度,伊夫·圣·洛朗在1977年设计了清宫时装系列。圣·洛朗在尚未到过中国的情况下,通过图书和影视等资料,按照自己的想象设计了中国风格的时装系列作品。此时,中国风格时装作品尚未与流行时尚结缘。设计师的个人喜好和异域国度的审美表达,大于商业价值的期望。1997年,刚刚上任迪奥(Dior)首席设计师之位的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在当年秋冬系列的首秀中,重现20世纪30年代上海女子形象的中式时装设计,抹厚脂粉,擦腮红,刘海儿发、细眉黑眼睛,身穿旗袍,细致而玲珑的雕花刺绣从胸口蔓延至腰腹两侧,背部面料被处理成鲤鱼纹理,肩部则分别垂坠有细长的流苏穗带,在肩部采用不对称剪裁,密集而纤细的尼龙绳呈网状交叠至脖颈处,背部则是赤裸而直白的大面积镂空。同场出现的还有一件与西式礼服无异的中国红色旗袍。作为国际一线大牌的掌门人加利亚诺引爆了人们对于东方文明古国的关注,当然其背后现实的原因也在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极大的市场潜力。

  2001年,法国时装设计师让·保罗·高提耶(Jean PaulGaultier)推出以京剧人物为灵感的“刀马旦”系列高级女装。该系列设计具有鲜明的历史厚重感,钉珠裹身的缎面洋装俨然是西洋版格格的专属行头,龙袍刺绣的风衣以及对襟立领束腰衣拥有慈禧风范。此外,服装细节,如黑发头饰被编制成公主扇、流苏伞、绣花框等元素极具中国风格。这个阶段的中国风格时装作品,对于国际品牌发布会而言,宣传和营造口碑的意义更大。

  21世纪初,中国市场对奢侈品的消费已经显现强大势头,越来越多的国际时尚大牌加入东方元素,中国风尚也越来越成为主流时尚界的宠儿。2003年春夏,迪奥在加利亚诺的带领下成功变成了一场向东方文化致敬和解构的盛宴。整个系列的灵感来源于设计师为期三周的中日旅行,这场秀也最终打破了文化的界限,加利亚诺将旗袍、和服等传统服装纷纷转换成体积庞大的巨型服饰,模特似乎已经淹没在堆砌状的织锦缎、塔夫绸和饰边雪纺之中,加利亚诺本人称其为“重口味的浪漫主义”。2005年春夏,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推出了立领、盘扣、中式滚边、书法字等元素一应俱全的服饰,令人感到焕然一新。

  在2006年秋冬系列中,除了青花瓷旗袍式礼服,意大利设计师罗伯特·卡沃利(Roberto Cavalli)运用黑金色,创作了改良的中式旗袍。鲜少将灵感触角伸向中国的美国设计师奥斯卡·德拉伦塔(Oscar de la Renta)也对旗袍的改良做出过有益尝试。兴许是一种巧合,在2007年春夏的那个清淡休闲的系列中,几身缎面礼服和蕾丝长裙,一眼望过去,既没有立领,也没有盘扣,甚至没有开衩,却有旧上海旗袍的韵味。

  当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中国风”被推向一个新高潮,中国消费品零售额大约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2007年达到11800亿美元。2007年10月芬迪(Fendi)品牌耗费了1000万美元举办长城大秀,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在芬迪2007年秋冬米兰发表会后,将此系列移师到长城展演,并添加几套中国风设计。整场时装秀以一件鲜红色礼服开场,以一件黑色旗袍配以印花流苏手包谢幕。尤其是这个包上刺绣着瓜鼠图案,两侧饰有红色丝绸流苏和闪亮金色双F的Logo标志扣。由于老鼠一胎多子,苦瓜等果实里面也有很多种子,因此人们将老鼠和苦瓜看作繁育能力很强的动物和植物。宣德二年(1427年),盼望生子多年的朱瞻基终于得了第一个儿子朱祁钰。为此,他画了瓜鼠图记录了他得子后的幸福。拉格斐说:“我尝试了一些剪裁和图案,以达到一种适合中国模特的优雅效果。”芬迪品牌官方解释他们选择在中国长城作秀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在未来的25年中,这里将是世界经济最快的增长点,芬迪希望在中国时尚消费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在当时新一季的纽约、米兰、巴黎时装周上,中国风(China Chic)成为最受欢迎的元素,中式立领、印花水墨、流苏、花鸟鱼虫等图案随处可见。意大利品牌普拉达(Prada)推出了新艺术风格旗袍晚装系列,半透明生丝绡加上新艺术风格的插画印花,衣襟边缘有重色缘边,胸口不规则的镂空突出了曲线和有机形态。同一年,巴黎世家(Balenciaga)2008春夏系列将宝塔肩造型融入旗袍设计,保留了原有中国旗袍的高耸衣领及纤细腰线,加入艳丽的花朵图案,运用立体造型和硬质材料塑造出未来主义风貌。2007年,卡沃利(Just Cavalli)秋冬时装里有一款印花京剧脸谱的白色衣裙。这个设计后来成为系列产品。纪梵希(Givenchy)2013年秋冬女装系列巴黎时装周发布了京剧铜钱头的发式造型。

  在2008年秋冬,尼古拉·盖斯奇埃尔(Nicolas Ghesquière)在巴黎世家的作品中将江南烟雨、品茗、吹笛等颇具中国古代风情的印花元素用在时装设计上。高田贤三(Kenzo)2008年秋冬时装系列,选取了中国传统的梅花月季图作为主题,在真丝缎上挥洒铺开。T台上的时装水墨元素,与奥运会的水墨山水一起,成为2008年最具中国美感的景象。著名奢侈品牌卡地亚(Cartier)推出“祝福中国”全球限量系列。它几乎涵盖了卡地亚绝大部分引以为傲的产品系列——吊饰、项链、珠宝表、打火机、时钟、珠宝笔、袖扣,甚至还特别制作了纯粹中国生活味道的龙形图案瓷盘和龙形装饰书脊。其中,珠宝表选择的是麒麟造型;另一款镶嵌着圆钻、黑色蓝宝石和祖母绿的珠宝表选取的是熊猫。此外,龙的造型也成为卡地亚此番“礼赞中国”的代表造型,高调出现在打火机、座钟、瓷盘、钢笔、袖扣上,色彩选择了中国红,点缀以蓝、绿两色。

  当传统被充分挖掘时,中国风的内涵便开始扩展。它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似有似无之间,不是具体的中国式样

  “新中国风”之盛已在奢侈品领域迅速蔓延,甚至被《金融时报》评论为“中国财富复兴中国时尚”。2010年秋冬,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将夏奈尔(Chanel)以上海东方明珠塔为背景,融入金缕衣、清代朝珠、云肩、中式发髻等元素。马克·雅可布(Marc Jacobs)在2011年为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打造的春夏系列,将中式传统的开襟上衣与撞色滚边和立体短袖组合在一起,摩登新颖,再添把蕾丝折扇与长流苏耳环装饰,异色中国味十足。

  当传统被充分挖掘时,中国风格的内涵便开始扩展。法国品牌赛琳(Celine)推出以梅、兰、竹、菊为创意的插图手袋系列;夏奈尔2012年 春夏推出“链条手拎袋中药包”;津森千里(Tsumori Chisato)在2013年秋冬巴黎时装周将手包做成水墨淡彩的扇子形状;巴黎罗莎(Rchas)的模特们更是手持一本古旧的书卷式手拿包;2014年春夏米兰男装周普拉达以中国传统大头鞋为元素进行设计……

  意大利品牌卡沃利(Just Cavalli)2013年秋冬系列来自罗伯特·卡沃利(Roberto Cavalli)在不丹的一次旅行。藏传佛教是不丹的国教,在本季设计中,藏传佛教的唐卡和守护神们主导了整个系列,中国风格的翔龙、老虎、祥云、宫殿、玉佩等纹样使浓郁的东方风格呼之欲出。印花喇叭裤、套头连帽外套是本场的亮点。绿松石色、橙、红、绿都是亚洲民族特有的标志性色彩,意大利壁画图案和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形成西方剪裁与东方元素的混合体。纽约华裔设计师谭燕玉(Vivienne Tam)以敦煌壁画为主题的2014年秋冬系列延续了上一季的中国风设计,精美的印花让人着迷。在丝绸之路上,最著名的当属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个主题也迎合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闻热点。

  西方服饰文化中的“中国风”,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纯粹模仿、复原阶段;第二是传统与现代结合型阶段,在形式上它是纯粹传统的,但在功能上它是现代的;第三是中国元素范围和内容创新阶段,首先在程式上它是现代的,用现代的材料、结构和现代的理念做出来的,但它又表达着中国常见的习俗和符号;然后是中国的。这样的时装存在的生命力将会很强,而且具有延续性和普及性。中国风时装是一种感觉,似有似无之间,不是具体的中国式样。它需要建立在世界流行时尚文化体系之中,是国际化的中国风格,而不是单纯的中国式样的服装产品。

  (贾玺增 作者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特别提醒:本网刊发的所有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上一篇:欧普艺术诠释都市新风尚 仅在“Allbirds 限时精选商城”
下一篇:水族马尾绣:针尖上的“活化石”
为我推荐为我推荐
五项世界纪录加持,高端鹅绒服品牌高梵再度拉高羽绒服技术门槛
五项世界纪录加持,高端鹅绒服品牌高梵再度拉高羽绒服技术门槛
George Russell, Lewis Hamilton, Mick Schumacher和 Doriane Pin身穿TOMMY HILFIGER现身F1巴塞罗那大奖赛
George Russell, Lewis Hamilton, Mick Schumacher和 Doriane Pi
太平鸟携手代言人王鹤棣 共同见证全球首家品牌旗舰店盛大启幕
太平鸟携手代言人王鹤棣 共同见证全球首家品牌旗舰店盛大启幕
甜蜜进阶,挚爱同“型” TOMMY HILFIGER 2023早秋七夕甄选心动上线
甜蜜进阶,挚爱同“型” TOMMY HILFIGER 2023早秋七夕甄选心动上线
天猫奇喵营 X TOMMY HILFIGER “TOMMY奇遇之旅” 线下快闪店开启
天猫奇喵营 X TOMMY HILFIGER “TOMMY奇遇之旅” 线下快闪店开启
DISNEY X TOMMY联名系列玩转TOMMY「奇」遇之旅 百年传奇新演绎,美式经典新趣意
DISNEY X TOMMY联名系列玩转TOMMY「奇」遇之旅 百年传奇新演绎,美
明日世界 | 共生未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生优秀作品登台2023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明日世界 | 共生未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生优秀作品登台2023中
波司登亮相2023年中国品牌日晚会,展现新时代中国品牌的领先风貌
波司登亮相2023年中国品牌日晚会,展现新时代中国品牌的领先风貌
热文排行热文排行
1和谐餐饮张其涛:用责任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2增长力集团武瑞霞:永远做企业的好伙伴
3“她”世界职场巾帼武瑞霞:让青春逐梦绽芳华
4传递正能量〡“爱心使者”武瑞霞:让更多人得到爱和温暖
5致敬国粹 传承“匠心”〡武瑞霞:钧瓷的“匠心”也是企业的品质
6文化多棱镜〡武瑞霞:用“匠心“做好产品和服务
7巾帼女杰〡武瑞霞:用行动照亮梦想
8香港国际珠宝展与香港国际钻石、宝石及珍珠展3月强势回归-闪耀盛会铸
9态度人物〡武瑞霞:做有温度、有担当的企业
10筑梦者说〡武瑞霞:梦想是一场双向奔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8 河南名优品牌管理研究院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豫ICP备2024050728号-2 技术支持:河南科加